彙整 2014/10/12 世界週報
sisy's world news 文茜的世界週報 2014/10/12
- 17歲鬥士瑪拉拉最年輕諾貝爾獎得主
- 金正恩持續"神隱" 北韓政局引發遐想
- 柏林圍牆 殘酷冷戰最前線的歷史記憶
- IS猛攻敘土邊境大城科巴尼 土耳其按兵不動
- 土耳其打擊ISIS立場備受爭議 庫德族抗議
| 1 |
17歲鬥士瑪拉拉最年輕諾貝爾獎得主 |
| |
瑪拉拉.沙提亞提 同獲得諾貝爾獎 |
| |
瑪拉拉倡女性受教權 遭塔利班槍擊 |
| |
塔利班占巴國家園 女性不得受教育 |
| |
11歲瑪拉拉匿名發聲 控訴塔利班統治 |
| |
瑪拉拉激怒神學士 塔利班竟下殺手 |
| |
塔利班誑稱殺人有理 巴國萬人抗議 |
| |
瑪拉拉鬼門關走過 緊急送英國救治 |
| |
奇蹟式康復 成為反抗壓迫象徵人物 |
| |
瑪拉拉聯國演講 筆和書最有力武器 |
| |
不因子彈噤聲 瑪拉拉更堅定有勇氣 |
| |
瑪拉拉:願每個小孩同受有品質教育 |
| |
畢生投入反童工運動 沙提亞提獲桂冠 |
| |
效甘地精神 和平抗議杜絕童工問題 |
| |
屢突擊印度工廠 拯救八萬悲慘童奴世界 |
| |
童奴問題嚴重 沙提亞提不斷奔走 |
| |
爭受教權印巴同獲獎 體現和平獎精神 |
| |
|
| 2 |
金正恩持續"神隱" 北韓政局引發遐想 |
| |
好萊塢新片調侃金正恩 搭新聞熱潮強先上映 |
| |
北韓勞動黨建黨日 仍不見金正恩身影 |
| |
9月3號最後露面 金正恩"神隱"引發遐想 |
| |
北韓"二把手"換人 金正恩詭異不見人影 |
| |
跛腳視察 北韓官媒罕見稱金"身體有恙" |
| |
"閉幕式外交" 北韓高官突訪南韓釋善意 |
| |
脫北者爆料 金正恩遭老臣奪權成為傀儡 |
| |
"二把手"黃炳誓政變? 金正恩妹妹當政掌權? |
| |
亞運代表團返平壞 奪金感恩金大元帥 |
| |
官媒仍提領袖金正恩 判斷平壤政治仍穩定 |
| |
金正恩太胖扭傷腳 養病"神隱"仍掌權 |
| |
平壤人事無大變動 金正恩地位仍穩固 |
| |
"金氏風格"兩手兼備 釋善意後38度線兩次交火 |
| |
金正恩不甘寂寞 神隱享受被尋找的快感 |
| |
|
| 3 |
柏林圍牆 殘酷冷戰最前線的歷史記憶 |
| |
貓王入伍派往西德 激勵冷戰前線軍心 |
| |
自由與鐵幕的界線 戰後柏林一分為二 |
| |
東德人西逃 開放的柏林邊界成窗口 |
| |
蘇聯索要西柏林 冷戰兩大陣營兵戎相見 |
| |
甘迺迪誓言捍衛西柏林 不惜動用核武 |
| |
冷戰對峙現難民 柏林邊界拉起封鎖線 |
| |
蘇聯下令築牆 柏林眾多家庭被無情分離 |
| |
解決可能爆發戰爭的危機 蘇聯下令築柏林牆 |
| |
逃離鐵幕 東西柏林邊界上演的悲歡離合 |
| |
甘迺迪圍牆演說 鼓舞西柏林冷戰前線戰士 |
| |
柏林圍牆 殘酷冷戰最前線的歷史記憶 |
| |
|
| 4 |
IS猛攻敘土邊境大城科巴尼 土耳其按兵不動 |
| |
對抗IS 庫德族受倚重 土耳其等國戒慎 |
| |
魂斷IS刀下 黃絲帶喚不回志工海寧 |
| |
擁有一顆金心 寬大慈愛 卻慘死異鄉 |
| |
"侮辱了伊斯蘭" 英國的穆斯林痛批IS |
| |
志工:英國授權轟炸ISIS 替海寧判了死刑 |
| |
IS劊子手揚言 下一名受害者是美國志工 |
| |
巴基斯坦塔利班支持IS 兩組織恐合流 |
| |
陷入激戰 敘土邊境城市科巴尼恐失守 |
| |
庫德族戰士奮力抵抗 但武器彈藥遠不足 |
| |
土耳其派遣坦克駐守邊境 僅作壁上觀 |
| |
聯合國特使:科巴尼淪陷 恐爆發種族大屠殺 |
| |
土耳其拒協防科巴尼 不願捲入敘利亞內戰 |
| |
|
| 5 |
土耳其打擊ISIS立場備受爭議 庫德族抗議 |
| |
抗爭造成多人死傷 成土耳其最嚴重族群對峙 |
| |
土耳其袖手旁觀 國際社會沮喪不滿 |
| |
庫土協商和平協議 盼終結30年族群衝突 |
| |
土耳其兩手策略 暗助IS左打敘國右挫庫德 |
| |
庫德難民在全歐發動抗爭 呼籲國際採取行動 |
| |
庫德藉打擊IS換取建國機會 轉趨渺茫 |
| |
|
17歲鬥士瑪拉拉最年輕諾貝爾獎得主 :看完這篇報導,我打從心裡覺得馬拉拉真的好偉大,她才十七歲,竟然不因為備受威脅而退縮,反而更強力的主張穆斯林的女行應該享有就學的權利,也因此獲得了諾貝爾獎,聯合國還將她的生日定為馬拉拉日,她也成為了反抗壓迫的象徵人物,她告訴我們,筆和書是最有力的武器,一個孩子,一個教師,一本書和一支筆,可以改變整個世界,教育是唯一的途徑,教育第一!這段話我想不管是誰都會被深深感動吧!
回覆刪除17歲鬥士瑪拉拉最年輕諾貝爾獎得主:最近諾貝爾和平獎公開得獎名單,是一位名叫瑪拉拉的穆斯蘭女孩和印度人沙提亞提,他們都是爲了自己的國家而努力和強者對抗,其中瑪拉拉為了穆斯林女性的教學而發聲卻被反對者開槍,幸好她奇蹟似的活了過來了!我真的覺得她很勇敢,因為跟她同歲的我卻還過著平淡又幸福的生活,而她卻為了女性的教育權而努力。
回覆刪除「柏林圍牆 殘酷冷戰最前線的歷史記憶」
回覆刪除今年的十月九號,
是伯林圍牆倒塌的二十五週年。
象徵著冷戰時期的結束和新世界的到來。
自1958年柏林圍牆被建立起來後,
許多柏林人在圍牆旁一幕幕地上演親情間的悲歡離合。
在昨日,明明還和家人共度著美好的晚餐時光,
但是卻在睡一覺起床後,
看見了自己和家人之間多了一道鐵絲網,
過幾日鐵絲網又被共產政府用了紅磚給一層一層的疊了起來。
看著圍牆的建立,
那些在邊界線的高樓,
成為了東德人僅存可以逃往西德的希望,
最後,也被共產黨全部打碎了。
柏林圍牆無情地豎立在東德與西德間,
阻隔著家人間的親情橋樑
阻隔著情人間的感情聯繫
更把德國人民的所有聯繫給一分為二。
在1989年柏林圍牆倒塌了,
冷戰時期也正式結束了。
東德的人們終於可以和西德的親人們團聚。
在這次的事件過後,
只希望在未來不會發生相似的事件,
希望在世界各地的人們,
都不會再次經歷這種不合理的對待,
能夠和自己最重要的人永遠相聚在一起。
17歲鬥士瑪拉拉最年輕諾貝爾獎得主 :我們生活在幸福的家庭、擁有良好的教育,我們不必擔什麼組織佔領我們的家園而讓女性無法受教育。她是一位和我們年齡差不多的女孩,卻為了女性受教權以及童奴問題奔走,我非常佩服她的勇氣和不服輸的態度,即使曾經因為受教權遭受槍擊,但她卻更堅定她要做的是什麼,她為那些遭受不平等教育的人們發聲,她解救了印度工廠八萬童奴,她所做的一切是如此偉大也值得得到諾貝爾和平獎。
回覆刪除諾貝爾和平獎得主:
回覆刪除我認為童工不能合法,如果僱用了童工,不僅是影響了發育,而且如果小孩子沒有辦法在求學階段好好充實自己,那就沒辦法在未來好好表現,競爭力就會變差,人們不該讓孩子這麼早進入大人的社會,成為錢的傭人,被它束縛。
柏林圍牆 殘酷冷戰最前線的歷史記憶
回覆刪除戰爭是種毀滅也是種重建,許多腐敗的朝代是需要靠戰爭來結束,但每個戰爭都是以無數的無辜性命堆積而成。我們生於如此安逸的時代,是無法想像戰爭的殘酷,冷戰期間用一道冷冰的圍牆隔離了兩個世界,許多的人被迫與家人分離,自由與不自由,竟然是只有一牆之隔!這何不讓許多人感到遺憾!1989年柏林圍牆的倒塌,實在是令人感到欣慰的事,人們終將可以與家人團聚,可以不再受妻離子散之苦!
3 柏林圍牆 殘酷冷戰最前線的歷史記憶
回覆刪除10月9號是柏林圍牆倒塌25周年
德國特地為當時倒塌的圍牆辦一個紀念儀式
而被我們稱之為冷戰 COLD WAR 這個名稱
也在當時1989年10月9號 正式結束
真的是殘酷冷戰最前線的歷史記憶
金正恩持續"神隱" 北韓政局引發遐想:
回覆刪除長期以來實施共產制的北韓,經過這麼多年還是封閉著,現在被認為金正恩可能是最後的極權專政體制領導人,我覺得隨著政權的崩壞,之後可能會慢慢其他國家進行文化交流、經商,而不是人民過著現在貧困的生活,而領導階級卻自己享受榮華富貴。致使人民的生活更豐裕,對他們也不是壞事。
柏林圍牆 殘酷冷戰最前線的歷史記憶
回覆刪除因為著社會主義與軍事主義,導致柏林被分為東西,東柏林的人們渴望著西柏林的自由,並且只要2分鐘就能到達此地,因此有許多東柏林的知識階層紛紛逃往西柏林,但這也使得東柏林的經濟越來越差。國家之間因為利益很容易撕破臉,形成了冷戰時期,但是經過對談也稍微緩和氣氛,所以人跟人是需要溝通,才能找出解決的方法,不過持續不久,那冷酷無情的圍牆就被築起,把無數個家庭就這樣分開。我們無法體會那和家人被分開的感受,一牆之隔所有的自由與希望都被阻擋了起來,而後也是有無數人用盡方法逃離東柏林,可見自由對人民是多麼重要,相隔了好幾年最後圍牆也終於拆掉,其中的過程是多麼心酸,我們可以好好思考。
諾貝爾和平獎得主
回覆刪除瑪拉拉,一位為女孩的上學的權益在努力的人。
沙提亞提,一位為童工而努力的人。
兩個人都讓我覺得他們很有奉獻的精神,我相信他們的背後一定都有在支持在鼓勵的人。
瑪拉拉是受到家庭的影響,她受到父親的影響極大,我想如果不是她的父親,也許她也不會有這麼大的勇氣去對抗政府,讓全世界聽到他們的聲音,當然瑪拉拉她本身的勇氣是真的讓人敬佩不已的。
而沙提亞提示受到甘地的影響而決定要參與反童工的行動,幾十年下來已有數百萬的童工被救出,他為了這些童工在印度各地奔波,他的精神也是讓人敬佩的。
也許我們無法像他們一樣有那麼大的影響力,甚至是勇氣,但我們現在能做的就是能幫助多少就幫多少,在這片土地上也是有許多需要幫助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