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18日 星期六

彙整 2014/10/18 世界週報

sisy's world news 文茜世界週報 2014/10/18

  1. 伊波拉防疫疏漏 美2護士感染 歐恐慌蔓延
  2. 颶風暴雪 喜馬拉雅雪崩逾百死亡失蹤
  3. 走過失落的哥本哈根 城市將取代國家?
  4. 退休總統的生活 九旬裴瑞茲笑看人生
  5. 〈簡單生活節〉空降上海 一場生活價值的實驗
  6. 莫拉克風災五周年 台灣 如何痛定思痛的?
  7. 美制裁生效前 俄示威 鑽得北極新油井




1 伊波拉防疫疏漏 美2護士感染 歐恐慌蔓延
  美本土伊波拉首例 越南裔護士康復落淚
  德州醫院防疫疏漏 院內2護士連續感染
  伊波拉醫護搭機出遊 美疾管局坦承失誤
  法西屢增疑似病例 伊波拉恐慌蔓延歐洲
  經濟學人:西非疫情須控制 否則恐慌只會蔓延
  畏懼伊波拉 獅子山示威 賴比瑞亞醫護罷工
  幾內亞 賴比瑞亞 獅子山
  西非疫情嚴峻 WHO發布警醒數字
  WHO:西非疫情若不控制 年底周增萬人
   
2 颶風暴雪 喜馬拉雅雪崩逾百死亡失蹤
  喜馬拉雅雪崩 逾百登山客死亡失聯
  圓朝聖喜馬拉雅夢 罹難者來自各國
  雪崩可怕 阻不了遊客登喜馬拉雅山
  十月秋高氣爽不應有雪 遊客枉送命
  不合時宜的暴雪 氣候變遷的惡果
  喜馬拉雅雪崩頻仍 地球暖化埋隱憂
   
3 走過失落的哥本哈根 城市將取代國家?
  對抗氣候變遷 童話國度曾亮希望微光
  納中美兩大排碳國 原以為起動新時代
  缺乏法律約束力 氣候框架寸步難行
  美國內爭議多 環保與能源政策矛盾
  對抗氣候變遷 國家層級屢遭挫敗
  城市取代國家 C40組織找源頭治本
  台北市首獲提名 拿下票選最佳方案
  有效能源建築環境獎 紐約擊敗強敵
  延續彭博環保政策 白:這是生存之道
  用城市對抗暖化 巴黎峰會重要趨勢
   
4 退休總統的生活 九旬裴瑞茲笑看人生
  得過諾貝爾和平獎 自嘲"沒工作經驗"
  退休總統當小弟 訴說人生大道理
  退休總統的生活 九旬裴瑞茲笑看人生
   
5 不只是音樂的音樂盛會 世界周報在上海
  "了不起" 30歲台灣團隊打造4大舞台 懾服上海
  〈簡單生活節〉空降上海 一場生活價值的實驗
  找到最美的角落 〈簡單生活節〉12月台北見
   
6 莫拉克風災五周年 台灣 如何痛定思痛的?
  莫拉克後的祝福 屏東以海水養殖 重新出發
  屏東農家子弟群 以"養水種電"救破碎的家鄉
  台灣下一個危險崩塌地? 〈空載光達〉提前預警
  〈空載光達〉提前偵測 險地"茶山部落"提前防治
  加油台灣!我們以科技和創新 重建災後家鄉
   
7 美制裁生效前 俄示威 鑽得北極新油井
  世界又度過了一夏 北極冰層繼續消融
  俄北極鑽得新油井 稱儲量逾墨西哥灣
  美制裁生效前 俄示威 鑽得北極新油井
   

15 則留言:

  1. 颶風暴雪 喜馬拉雅雪崩逾百死亡失蹤 ;
    在10月時,有很多外國遊客都會到尼泊爾爬喜馬拉雅山,那些遊客都會到安娜普納大環線,這時比較不會下雪,氣候比較溫和,而且也快到冰封的時候了,但今年的氣候十分異常,在印度出現了哈德哈德颶風,颶風和北方的冷空氣交會,形成了暴風雪,讓喜馬拉雅山發生了雪崩,這場雪崩造成29人死亡150多人失蹤,生還者到現在還是非常的驚恐,學者指出這是因為氣候變遷造成的氣候暖化,如果我們不改善生活方式,繼續製造二氧化碳,2035年的喜馬拉雅山就會剩下不到兩成的冰了,海平面也會上升,一些地形較低的國家就會被淹沒,可能過沒多久就沒有地方可以供給我們居住了。

    回覆刪除
  2. 伊波拉病毒好恐怖,如果感染了,醫治的成功率只有30%,首當其衝的西非國家不但是疫區,在醫療資源與技術也沒有非常好的情況下,只會有越來越多的人感染,這是,全球必須一起幫助他們,並且做好心理準備,當疫情蔓延到自己的國家時,該如何面對,才能將傷害降到最小。便捷的飛機,將人們從此地帶往其他地方,卻也因為它的方便,讓病毒也方便蔓延,我們不知道未來會如何,但如果從現在開始準備,或許就可以讓更多人遠離危險!

    回覆刪除
  3. 「走過失落的哥本哈根 城市將取代國家?」

    在現在這個走向現代化的世代,
    各個國家都為了自己的經濟利益而努力著;
    但是在經濟發展的背後,
    有沒有人想過那些工業化的後果將是人類難以承受的?
    要工業化就需要燃料的燃燒,
    而燃燒後所產生的廢氣卻造成全球的碳排放量急速提升,
    因為碳的濃度過高,導致了溫室效應的問題日益嚴重。

    新聞中有提到,
    在2015年所舉辦的巴黎峰會,
    將會成為近代環保規範重要的一場會議。
    雖然有了這場會議,
    但是實際的行動還是必須由我們人民來開始。

    這是我們全球人民
    都該一起共同承受的責任、我們都應該採取行動。
    只要有人不遵守規範,
    地球就永遠不會有退燒的那一天。

    我們需要科技的進步,
    但是環境的保護是比科技發展還要更重要的一環。

    回覆刪除
  4. 伊波拉防疫疏漏 美2護士感染 歐恐慌蔓延:
    最近在西非爆發的伊波拉病毒,聽說死亡率非常的高,而現在在西非的醫療人員也在鬧罷工,因為接觸伊波拉的患者醫生也是在賭命,一個醫療裝備的漏洞就可能能造成病毒感染的危險,所以呼求政府加薪並更新醫療設備,而在現在的交通工具快速發展也造成了病毒擴散的原因,所以現在也需要美國這種大國家來製造疫苗,來降低病毒感染而死亡的人數。

    回覆刪除
  5. 1.伊波拉防疫疏漏 美2護士感染 歐恐慌蔓延:說到現在有什麼殺手一天可以殺一人以上的,一個叫ISIS,另一個就是伊波拉,尤其是最近的新聞,美國出現了兩個患者更讓大家恐慌不已。的確,現在是只有實驗藥而已,有沒有用看人品,但還有一招,那就是預防,預防勝於治療,以台灣來看,預防是相當有利的,我們跟疫區關係並不緊密,也沒航線,可以大大降低病毒入台的機率,因為飛機是病毒最好的運輸工具,所以我們有機會撐到解藥出來,而且只要不接觸患者,伊波拉是不能經由空氣傳染,不像大家想像的那麼恐怖。看清事實就能遠離恐慌!

    回覆刪除
  6. 五年前的莫拉克颱風造成的傷害真的很大,用一句話形容就是遍體鱗傷,當時的情景看起來跟炸彈炸過沒什麼兩樣,正當大家要慶祝父親節時,颱風卻重創臺灣西南部,數百人因此失去生命,而這個颱風讓臺灣痛定思痛,很多人都說重建這個工作會失敗,但其實時間就跟工作賽跑,用科技和創新走出傷痛的歷程,在2015年將對臺灣進行大規模崩塌判斷,我想颱風過後的進步多少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遺憾。

    回覆刪除
  7. 伊波拉防疫疏漏 美2護士感染 歐恐慌蔓延:
    伊波拉病毒不但致死率高且容易感染,雖然已經控制在西非地區,但是每天都有人搭飛機來來去去,只要和伊拉波患者坐在同一架飛機上就有可能被感染,非常可怕,我想現在最重要的就是趕緊製造處疫苗,以防止疫情持續擴大,造成更多死亡。

    回覆刪除
  8. 伊波拉防疫疏漏 美2護士感染 歐恐慌蔓延:其實伊波拉已經存在了好幾十年,但是因為病情沒有擴散而被大家忽略。然而在今年終於發生了如此糟糕的事,人們才開始提高警覺,難道不會為時已晚?如果人們可以早點關注在這件事上,說不定疫情就會在掌控之中,也不會搞得人心惶惶。但現在最重要的就是防止伊波拉再進攻其他地方,尤其是在這全球化的社會。

    回覆刪除
  9. 1.伊波拉防疫疏漏 美2護士感染 歐恐慌蔓延
    這種病毒真的很恐怖 一個不小心就會喪命
    而目前還沒找到100%的治療方法
    又到處再蔓延 搞得人心惶惶
    我們要好好愛地球
    不要再讓詭異的病毒出現了

    回覆刪除
  10. 人的一生中能有多少次可以選擇的機會?一旦來了你是否也能保留住他呢?在現代的觀念裡,我們都知道『只要讀書,將來一定會有好工作』,但是否想過在自己退休後要做什麼?待在家裡放空?整天對著手機平板電腦玩?還是在自己的國家中度過安詳的晚年?人生只有一次,對於自己的人生是如何看待也是在個人的『價值觀』是否不同,想要活得精采,那就按照自己的步調走,想要活得安詳,那就交由別人幫你安排,自己想要什麼生活、做什麼事,要自己去試著爭取。

    回覆刪除
  11. 莫拉克風災五周年 台灣 如何痛定思痛的?
    五年前當時的台灣因為莫拉克而造成重大的傷害,印象非常深刻是發生在父親節,然而從新聞上可看見一個建築物倒塌,還有只能站在岸邊束手無策的看著自己的家園被沖走的居民,受傷死亡的人數還有經濟損失都非常的慘重。也因為有災難的發生,才能讓我們有深刻的感受,進而發展出一連串的改變方法,大大的提升預防災難的應變。不過現在的天災一部份也是因為地球暖化,所以還是要節能減碳,全世界都要加油!

    回覆刪除
  12. 颶風暴雪 喜馬拉雅雪崩逾百死亡失蹤:
    現在全球暖化加劇,世界無時無刻都會發生像這種以前從未發生過的慘事,原本10月安娜普納大環線一向氣候溫和很少下雪,但這次誰也沒想到一場突如其來的暴風雪讓來自世界各地的登山客罹難。如果我們再不改善全球暖化的問題,世界各地的冰雪將會減少,海平面就會上升,到時就會有很多低海拔的國家被海水淹沒。

    回覆刪除
  13. 莫拉克風災五周年 台灣 如何痛定思痛的?
    五年前的8月8號 一場台灣的大災難 莫拉克颱風幾乎毀了小林村以及很多的山區
    當時北部沒什麼災難 但是南部的慘況卻令人難以想像 與北部天差地遠
    在北部的我們只能靠著媒體得知南部的消息跟近況
    現在因為文茜而知道南部現在越來越好 還用科技和創新 重建災後家鄉 大家一起攜手合作走出傷痛
    真令人欣慰
    加油台灣

    回覆刪除
  14. 莫拉克風災五周年 台灣 如何痛定思痛的?
    2009年的八八風災是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場天災,因為我有一位同學也因為這場風災而去世了,這場災難不僅重創了台灣需多的地方,也讓許多地方在災後發展出了更為創新的技術來種植作物和養殖漁業,因為這場災難而讓許許多多的家庭破碎,也讓許許多多的地方越來越好,台灣也開始重視起了環境的保護與水土保持;希望在這場災難中失去親人的家屬們可以早點走出悲痛能夠開開心心的面對下一個明天,也很欣慰那些受災區的人們並沒有放棄就自己的家源反而利用創新的技術來讓整個城市越來越繁榮!

    回覆刪除
  15. 颶風暴雪 喜馬拉雅雪崩逾百死亡失蹤
    原本不該發生雪崩的時候,卻發生了雪崩,讓許多遊客.登山客就這樣白白送命,原本來完成夢想的登山客,卻因為現在的氣候異常,地球暖化。而喪失了完成夢想的機會,還喪身於雪崩之中。地球暖化持續惡化,之後會有什麼災害,誰也無法預料。氣候異常,以前沒有颱風的季節,現在也慢慢開始出現了颱風,所有人都該保護好自己生長的這顆地球啊!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