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占中滿月 政治進展有限 學聯欲赴北京抗議 |
| |
占中滿月 繼續撐傘 不排除二輪對談 |
| |
學聯拋出APEC期間 上京"問責" |
| |
占中漸失支持仍不退 學生野心作祟? |
| |
港大律師公會發聲明 憂法治危如累卵 |
| |
廣場公投突擱置 占中鷹派鴿派角力 |
| |
學者嘆 學聯只重"同志"感受 忽略公眾 |
| |
退與不退之間 占中內部意見分歧 |
| |
港立法會主席呼籲:政改戰場不在街頭 |
| |
傳習近平批占中想翻天 姿態更堅定 |
| |
田北俊倒梁 建制派政協遭免第一例 |
| |
田倒梁言論遭免職 泛民批白色恐怖 |
| |
北京"清理門戶" 間接駁回占中派訴求 |
| |
回歸17年 北京卻失掉港年輕一代 |
| |
|
| 2 |
回顧香港回歸歷程 民主道路走的艱辛 |
| |
中英談判香港問題 鄧小平對主權強硬表態 |
| |
"鐵娘子"似驚魂未定 步下樓梯踉蹌倒地 |
| |
央視訪鐵娘子私人秘書 挺中未違"聯合聲明" |
| |
紅頂政商鮑威爾 中英政界皆嫻熟 |
| |
鮑威爾:"港有些政治權利將永遠受限" |
| |
鮑威爾籲港人 珍惜中國給予最惠待遇 |
| |
星國總理:香港爭民主 何妨循序漸進 |
| |
英上議院:港不應效法"阿拉伯之春" |
| |
|
| 3 |
一心登陸火星 13歲小女孩胸懷大志 |
| |
年紀雖小志氣高 盼做登火星第一人 |
| |
年齡不是圓夢限制 動畫片夢的開端 |
| |
無人登陸火星 13歲小女孩願做先鋒 |
| |
小女兒求知若渴 父親鼓勵登火星夢 |
| |
無人登陸火星 13歲小女孩願做先鋒 |
| |
做好準備遍習各國語言 勇敢踏實築夢 |
| |
登陸火星路遙迢 家人做好心理準備 |
| |
一心築夢登火星 童年歲月依舊精彩 |
| |
獵戶座太空船將升空 決定登火星時間表 |
| |
|
| 4 |
地震火山海嘯環伺 防災工程護東京 |
| |
地震.火山.海嘯 東京危機環伺 |
| |
地震頻仍 東京抗震自古獨步一時 |
| |
串珠概念蓋高塔 淺草五重塔抗震 |
| |
捱過311考驗 新幹線無一列車脫軌 |
| |
海嘯威脅難除 東京擺脫不了限電危機 |
| |
不能全仰賴核電 工程師尋求替代能源 |
| |
海上複合發電 烏賊成新能源曙光 |
| |
休眠300年 富士山噴發隱憂揮之不去 |
| |
山腳下的感應器 提供富士山噴發預警 |
| |
全方面防災 東京盼能人定勝天 |
| |
|
| 5 |
伊波拉防疫 遭隔離美國護士:遭可怕對待 |
| |
美國防伊波拉 部分州採21天強制隔離 |
| |
"我無感染" 美國護士抗隔離令 鎮民反應兩極 |
| |
美防疫不同調 中央:自發檢測 5州:21天隔離 |
| |
|
| 6 |
SISY's HEADLINE |
| |
世衛組織:伊波拉感染者近1.4萬人 死亡病例近五千 增加速度已趨緩 但仍不可掉以輕心(華爾街日報) |
| |
一赴西非採訪記者 入境日本輕微發燒 篩檢排除染伊波拉 日研議追溯入境者 21天是否曾到疫區(NHK) |
| |
澳洲宣布停發簽證 給伊波拉疫區民眾 疫區返國檢疫21天 成全球第一個封殺疫區旅客的先進國(CNN) |
| |
世衛呼籲世界各國 不要實施強制隔離 安南:對抗伊波拉 需要增加醫護人員 以及更多醫療資源(CNN) |
| |
葛蘭素伊波拉疫苗 瑞士批准展開實驗 對120人進行測試 若證實安全有效 最快明年投放4疫區(中央社) |
| |
|
| 7 |
乞丐富豪千里報恩 一個暖人心的故事 |
| |
施比受更有福 戴杏芬自小的堅持 |
| |
四川小伙打工不順 身無分文唯她襄助 |
| |
知遇之恩當湧泉以報 何榮峰21年未忘 |
| |
乞丐富豪千里報恩 一個暖人心的故事 |
| |
|
乞丐富豪千里報恩 一個暖人心的故事 : 看完這則報導,我只能說真的很感動!沒想到現實世界中竟然也能發生這種事!因為一次的幫助,讓身分無文的乞丐能有翻身的機會,現代人們的彼此不信任,願意幫助一位陌生人,是何等的難事,施比受更有福,這是戴杏芬自小的堅持,而在人生最落魄的時候受到幫助的何榮峰,抓住了機會,並成為了富翁,但他卻沒有因此忘記曾經拉他一把的人,千里迢迢終於找到了她,雖然戴杏芬沒有接受她鉅額的回報,但他們卻成為了彼此互稱姊弟的兩人,能夠知遇之恩當湧泉以報的這份情義,是無法用金錢衡量的。在現代社會中,還能有這麼一個暖人心的故事,我想,這個世界還是充滿了美好!
回覆刪除一心登陸火星 13歲小女孩胸懷大志 :
回覆刪除這位13歲的小女孩正在努力地實現她的夢想,她的夢想是成為第一個登入火星的人類,大家可能會想說實現這個夢想根本就是天馬行空,但她沒有去理會別人對他評論,而是不斷地朝著自己的夢想前進,她做了很多關於太空的研究,也參加了有關太空的夏令營,她還得到了父親的支持,成為了實現夢想的動力,如果沒有人支持,可能會堅持不下去,她現在一步一步慢慢地朝著夢想前進,相信很快就可以實現她夢寐已久的夢想了,她有了這個夢想並沒有放棄很多事,例如 : 和朋友一起玩、練鋼琴、學芭蕾等,她的童年也更加豐富了,看著她為夢想這麼努力,我也要更加努力了。
有位叫戴杏芬的女孩在村子遇到三個餓到不成人形的人向她要飯吃、有個能休息的地方,後來其中一個人成為瀋陽的億萬富翁,也就是何榮峰,他一直沒有忘記那時幫助他的大姐姐,總算他找到了她,雖然最後戴杏芬沒有接受何榮峰的支票,但那些無數的情感更叫人感動,畢竟現在有太多的惡累積導致人們間的不信任,因此,這段小故事讓我們知道世界上還是有好心的人,還是有許多溫暖的。
回覆刪除人們大部分都相信每個人內心有善與惡之分,隨著年代不斷的進步,往日的溫情已不再,漸漸地大家開始疏遠,最後沒有交集,在現在這個世界裡,他教會了我們一個道理『弱肉強食』只要你輸了,那你就會被這個世界拋棄,相反的,只要你成功了,這個世界就會接納你。人的內心與想法再逐漸的改變,到底有多少事物可以值得去信任?有多少人是以真誠的心去對待他人?又有多少人是抱著僥倖的心態來過活的?要相信一個人很簡單,卻也很困難,當一個流浪漢走到你面前向你討口飯或著一塊銅板時,你會怎麼做?閃人?打他踢他?抑或是直接經過不理他?一件很單純的事情因為存在著一個大眾默認的『規定』而變得不單純,遇到有困難的人,直接伸出手幫助有多難?但之中又隱藏著多少的心機?我只能說,世界,已經回不去從前了。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