彙整 2014/11/30 世界週報
sisy's world news 文茜的世界週報 2014/11/30
- 佛格森槍擊案 白人警察不起訴 挑動種族神經
- 佛格森案 挑動種族神經 衝擊司法.媒體
- 阿拉伯之"春"變"秋" 突尼西亞啟示錄
- 歐洲經濟催生失落一代 走向極端
- 權貴治國 電影揭牛津秘密權貴社團
- 鹿兒島通過川內重啟 終結零核電時代
- 油價大跌 油股跌.消費股漲 美股基本持平
| 1 |
佛格森槍擊案 白人警察不起訴 挑動種族神經 |
| |
警槍殺非裔不起訴 佛格森暴動掀美社會之痛 |
| |
佛格森案宣判 添美國種族矛盾新傷 |
| |
全美等候判決宣讀 不起訴警官掀佛格森之亂 |
| |
佛格森案宣判 小鎮暴動延燒兩日急增國民兵 |
| |
佛格森鎮 美種族問題縮影 白人優渥非裔貧窮 |
| |
抗議剝奪非裔生命權 全美170座城市串聯示威 |
| |
開槍警官受訪 還原事發經過 布朗家屬心痛 |
| |
警槍殺非裔不起訴 佛格森暴動掀美社會之痛 |
| |
|
| 2 |
佛格森案 挑動種族神經 衝擊司法.媒體 |
| |
佛格森案 非裔社群"發聲" 盼美社會傾聽 |
| |
|
| 3 |
阿拉伯之"春"變"秋" 突尼西亞啟示錄 |
| |
求變! 脫離法國統治後首次民主選舉 |
| |
獨裁者被推翻 自焚點燃不滿情緒 |
| |
改革不見成果 阿拉伯之"春"變"秋" |
| |
青年失業率成兩倍 盼選票改變現狀 |
| |
青年陷入困境 加入恐怖組織或輕生 |
| |
守舊或改革 突尼西亞總統大選決定未來 |
| |
街頭熱情不復見 青年投票率創新低 |
| |
不同於力比亞.埃及 突尼西亞盼走出新路 |
| |
|
| 4 |
歐洲經濟催生失落一代 走向極端 |
| |
IS號召青年加入 鎖定法國拍攝宣傳帶 |
| |
西歐最大穆斯林人口 法失落青年走極端 |
| |
經濟差導致排外思想 法另一種極端 |
| |
英國撙節減赤 陷落高學費惡性循環 |
| |
失落一代上街頭 不同地區陷動盪 |
| |
"為今天而活" 破敗經濟迫青年走極端 |
| |
|
| 5 |
權貴治國 電影揭牛津秘密權貴社團 |
| |
牛津布靈頓社團 權貴學生腐化行徑 |
| |
電影刻劃英階級社會 權貴鄙夷中下 |
| |
放浪形骸縱情作樂 英權貴子弟腐化 |
| |
電影刻劃英階級社會 權貴鄙夷中下 |
| |
放浪形骸縱情作樂 英權貴子弟腐化 |
| |
權貴學生荒唐行徑 英上流真實人生 |
| |
電影諷刺英權貴腐敗 上映深獲回響 |
| |
權貴治國 電影揭牛津秘密權貴社團 |
| |
|
| 6 |
鹿兒島通過川內重啟 終結零核電時代 |
| |
地方點頭 2015川內重啟勢在必行 |
| |
同意重啟核電 伊藤知事的數個不得不 |
| |
日電力公司皆民營 零核電連年虧損 |
| |
填補零核電損失 日允民營電廠漲電費 |
| |
零核電代價高 重啟反應爐年省300億 |
| |
帶動地方就業 年輕人倒向重啟核電 |
| |
川內重啟成定局 日本反核聲浪仍高 |
| |
|
| 7 |
油價大跌 油股跌.消費股漲 美股基本持平 |
| |
|
鹿兒島通過川內重啟 終結零核電時代:
回覆刪除日本就快要結束零核電的時代了,他們因為沒有使用核電,而是使用一些較貴的電,因此電費持續的攀升,讓新一代的年輕人負荷不了,於是就提出重新啟動核電,目前只有鹿兒島的川內通過,最快明年就會啟動了,雖然使用核電的電會比較便宜,但核電還是有些危險存在,如果沒有處理好,可能會造成核爆,還要想一想要如何去處理那些核廢料,因為核廢料是有輻射的,如果使用核電可以讓日本省下大約300億台幣,但現在還是有百分之40的人是反對核電的,雖然川內要開放核電,其他的地方應該不會在短期內重啟核電。
佛格森槍擊案 白人警察不起訴 挑動種族神經 : 這則新聞我在之前就有在電視上看過,對於因為這個事件而身亡的黑人少年,我感到非常痛心,從這件事可以了解到其實美國的種族問題到現在依然存在著,我們不知道真正的事發經過是如何,也不知道錯的到底是白人警官還是黑人少年,這次的事件最終的結果是白人警官不起訴,這引起了很多城市的動亂抗議,我想這些支持黑人少年的非裔族群們,或許是認為他是無辜的,但長期以來的族群不平等,也一定多少有影響他們,雖然警方認為他是自衛性的防衛,但很多人還是認為連開10幾槍實在是太殘忍了,長期以來的不平等激起了眾人的憤怒,我想這也是美國政府應該深思的問題之一吧!
回覆刪除3.阿拉伯之"春"變"秋" 突尼西亞啟示錄:沒錯,我們社會面臨著許多問題,在某種程度上與他們相似,像大學畢業生的就職問題,於是我們常罵政府,而他們更是把舊政府推翻,建立新政權,認為一切都會轉好,但事實卻令他們難以接受—經濟更差了,所以這次選舉將決定他們的未來,這讓我不禁想到了臺灣,我們也是把希望寄託在2016的總統大選。阿拉伯之春實際上影響了全世界,如幾年前的佔領華爾街,臺灣的目的是縮小貧富差距,藉由敦促政府實行改革,只可惜臺灣同突尼西亞一樣,都失敗了,情況只有變得更糟糕,也許我們真的只能期望選舉,但誰知道到底哪個黨真正為人民著想?
回覆刪除6鹿兒島通過川內重啟 終結零核電時代
回覆刪除同意重啟核電 伊藤知事的數個不得不
日電力公司皆民營 零核電連年虧損
填補零核電損失 日允民營電廠漲電費
零核電代價高 重啟反應爐年省300億
帶動地方就業 年輕人倒向重啟核電
川內重啟成定局 日本反核聲浪仍高
當佛格森槍擊案出爐,挑起了美國最敏感的神經。由一個小鎮暴動到變成全美170個城市發生暴動。這個案件中的警察對這位18歲的黑人連開了許多槍,相當的殘忍,這也反映了美國白人是如何對待非裔。在槍枝問題上,每個美國國民都可以擁有一支槍枝,警官說他不知道這位年輕人的口袋有什麼,有可能是搶也有可能不是,他很不確定,後來也對他開槍。看來美國不只有種族問題長期困擾,還有槍枝問題以及許多未知的困難要去解決。
回覆刪除權貴治國 電影揭牛津秘密權貴社團
回覆刪除像我們這些平民真的很難想像世界的頂端是過得這樣腐敗的生活,他們擁有一切,因此活的漫無目的,他們不用努力,因為父母已經為他們打點好一切,他們甚至可以不遵守法律,因為他們有強大的後台撐腰,因此他們活的是相當無趣,以至於常常聽到有很多權貴子弟吸毒、淫亂、甚至自殺,因為他們活得沒有目標,這樣的生活或許比窮人還不如,看他們活得光鮮亮麗,但那真的是我們想要的嗎?恐怕不盡然
阿拉伯之"春"變"秋" 突尼西亞啟示錄
回覆刪除一個大學生 找不到工作 而在街上百個水果攤
被警察辱罵 而在鬧區 林上汽油自焚
這一把火 就點燃了 這場抗爭的所有火苗
其實為什麼會這樣 大家其實都很清楚
人民其實要求的都不大多 只求一個安定 溫飽
但在事業率高達30%的情況下 讓很多人選擇了很多的"不得不"
政府自己也必須去檢討 為什麼會變成這個樣子
阿拉伯之春 突然間 轉秋了
其實很多國家都知道 一個國家的經濟 絕對不能仰賴觀光
像是說 西亞地區的國家 雖然觀光產業賺了不少了財富
但是他們都知道 不能仰賴這個 於事會積極的去發展其他的產業
我覺得這就是他們應該去學習的
其實他們的人民真的很可憐
該怎麼說這世界 ..
只能說我們很幸福了
權貴治國 電影揭牛津秘密權貴社團
回覆刪除沒有想到真實生活中竟然會存在著這種秘密社團,以舞台劇翻拍成電影一上映就大獲好評,描述著上流社會的人們是如何以他們的世界看待社會階層比他們低的人們,他們認為金錢是萬能,認為像他們如此高尚的人不會犯錯,他們生活糜爛,一起喝酒,一起吸毒.......這種腐敗的風氣居然會存在於世界知名的牛津大學,因此翻拍成電影上映就深獲回響
佛格森槍擊案 白人警察不起訴 挑動種族神經
回覆刪除八月的時候在美國一個叫傑格森的小鎮,發生一個白人警官連開22槍殺了一個18歲黑人青少年,疑似是這位少年偷了香菸。然後陪審團判定這位警官無罪、沒有執法過當。
於是全美12個地方發起抗議,音樂、名人界也出現聲援。
因為這樣的審判出來,但中間的程序並沒有依照規定。
美國雖然是個多元的國家,但他其實還是有種族歧視的問題,而且這也衍生出槍到底該不該合法擁有。
佛格森槍擊案 白人警察不起訴 挑動種族神經
回覆刪除在美國依舊有白人與黑人的種族歧視,雖然這並不是一兩天的事,但是生在現代的我們應該要了解,大家都是平等的,要學習尊重他人,沒有哪種人比較優秀,說種族歧視一時難以消除是個藉口,因為你根本沒有想要消除的意思才會反覆地出現這種情況。當然,美國合法取得槍枝的條例本身也是個問題,我認為一定要好好思考這條法律,不然哪天又發生了隨機殺人事件。而警方是否自我防衛過度也很難講,畢竟證據不夠多亦或者警方的說辭不盡然相同,總之兩方各有各話,不管不起訴的原因是否基於被殺的是黑人,我覺得也要對警方做一些處理,從這事件也讓大家重新看到種族歧視的傷疤。
佛格森槍擊案 白人警察不起訴 挑動種族神經:
回覆刪除只是偷了香菸就被警察開了二十二槍,就算問一個國小生也會說是執法過當,這麼簡單的問題,在大多數白人組成的陪審團宣判下,挑起了種族間的怒火,雖然警官的證詞也有道理,我覺得人人都有槍枝是一件危險的事,因為你不曉得他哪時候會拿出來又會用在哪裡,這也是導致這次事件的關鍵。
佛格森槍擊案 白人警察不起訴 挑動種族神經
回覆刪除有一位白人警察射殺一位黑人青年卻判無罪這件事造成全美大轟動,許多從以前累積下來的民族問題一一浮現,全美有170個城市包括紐約洛杉磯都有暴動發生,造成全美最近動盪不安。暴動原因無一不是黑人在發生此事過後自身的權益擔憂,而當地也沒有照著應有的程序辦理訴訟導致很多人為此不公不義上街抗議,如果不解決根本的問題,以後類似的事件一定會一再的發生。
佛格森槍擊案 白人警察不起訴 挑動種族神經: 每件事都有各種說法和看法,也許真相有千萬個,但我們也別盲目的跟從其他人的極端想法走,多聽多看真相在哪我們可以由心裡衡量。美國因佛格森事件引爆了從前那抹不了的傷痛“種族紛爭”,很不巧的事發當事人又剛好為黑、白膚色兩人,導火線就這麼燃起了。再來就是,美國的槍枝管制法沒有強制規範每個人皆不能永遠槍枝,所以大家為為了保護自身安全而人人一把槍枝,在我們國家看來,這是非常不妥當且也不會執行的,因為風險太大了,但美國今日發生此一慘案又帶來如此大的轟動以後,是否真的該好好的修改此項法律了呢?沒有人希望悲劇發生的,希望美國日後的治安能夠改善。
回覆刪除